昨日,记者从市口岸物流办、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等相关单位了解到,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两部委近日联合印发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公布了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6类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成都被列为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4类型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
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建设有七方面要求
《规划》指出,物流枢纽是集中实现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多种功能的物流设施群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国家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是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决策部署,科学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经国务院同意,制定本规划。
同时,《规划》明确了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建设要求,主要为以下七方面:
一是区位条件良好。毗邻港口、机场、铁路场站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聚集区,与城市中心的距离位于经济合理的物流半径内,并与城市群分工相匹配。二是空间布局集约。以连片集中布局为主,集中设置物流设施,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同一国家物流枢纽分散布局的互补功能设施原则上不超过2个。三是存量设施优先。以完善提升已建成物流设施的枢纽功能为主,必要情况下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适当整合、迁移或新建枢纽设施。四是开放性公共性强。具备提供公共物流服务、引导分散资源有序聚集、推动区域物流集约发展等功能,并在满足区域生产生活物流需求中发挥骨干作用。五是服务功能完善。具备干线运输、区域分拨等功能,以及多式联运转运设施设备和系统集成、互联兼容的公共信息平台等,可根据需要提供通关、保税等国际物流相关服务。六是统筹运营管理。由一家企业或多家企业联合主导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运营和管理,统筹调配物流服务资源,整合对接物流业务,实行统一的安全作业规范。七是区域协同联动。鼓励同一承载城市内不同类型的国家物流枢纽加强协同或合并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承载城市在城市群内部开展国家物流枢纽合作共建,实现优势互补。
到2025年布局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
《规划》指出,到2020年,通过优化整合、功能提升,布局建设30个左右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现代化运作水平较高、互联衔接紧密的国家物流枢纽,促进区域内和跨区域物流活动组织化、规模化运行,培育形成一批资源整合能力强、运营模式先进的枢纽运营企业,初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枢纽建设运行模式,形成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基本框架。
到2025年,布局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枢纽间的分工协作和对接机制更加完善,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大幅提高,基本形成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的现代化物流运行体系,同时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进一步优化,以及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措施的持续发力,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至12%左右。
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枢纽经济增长极,将国家物流枢纽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
成都被列为4类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
《规划》公布了国家物流枢纽的6种类型,包括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陆上边境口岸型。
依据区域经济总量、产业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联通度和人口分布等,统筹考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需要,结合“十纵十横”交通运输通道和国内物流大通道基本格局,选择127个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建设212个国家物流枢纽,包括41个陆港型、30个港口型、23个空港型、47个生产服务型、55个商贸服务型和16个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其中,成都被分别列为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4类型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本报记者 杨富 摄影 张青青
延伸阅读
承载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成都具有较好条件基础
四川物流研究院相关物流专家认为,物流枢纽的能力就是城市竞争力,它对于城市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物流枢纽可以激活一座城市,依托综合交通运输设施,承担区域间和国际间重要物流中转、交换、衔接功能,从而形成相互间高效紧密协作、合理分工的关系。而在这些方面,成都具有较好的条件基础。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成都的国际(地区)航线数量达114条,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成都是拥有国际(地区)航线数量最多的城市,全球通达性引领中西部。2018年,中欧班列(成都)全年累计开行1587列,连续三年领跑全国,中欧班列(成都)境外站点数拓展至24个,国内“蓉欧+”互联互通直达班列覆盖沿海、沿边城市14个。目前,成都正在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构建起以成都为枢纽,联系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亚欧大陆桥。
与此同时,成都还是我国首批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城市。从今年1月1日起,成都航空口岸实行7×24小时通关保障,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这些都将为成都更好地承载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构建起很好的条件基础。
四川省商务发展事务中心 电话:+86-028-86521716 传真+86-028-86521716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中路三段16号 信息系统二级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书编号:51000099048-19001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