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服务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引擎”

来源:admin:本站发布时间:2018-08-28 点击次数:232次

文章来源:商务微新闻、人民网   2018-07-31 14:38  文章类型:转载 

 

今年上半年,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服务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提升经济活力和韧劲、促进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和稳中向好态势提供了强力支撑。在下半年和今后较长时期内,要积极支持服务业改革开放攻坚克难,引导、支持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支撑能力。

进一步实现国民经济稳中有进亟待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下半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要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对实现经济稳中有进的支撑作用,迫切要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2017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达51.6%,占就业比重已达44.9%。随着服务业占比的继续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质量的影响日益举足轻重。在此背景下,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日益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更为重要的是,在服务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妨碍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隐患也在增加。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难度加大,对服务业需求扩张的制约正在凸显;房地产价格高位运行,对居民服务需求扩张的“挤压效应”也在显现。区域之间服务业同质竞争、重复投资、盲目建设的问题更不鲜见,成为妨碍服务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的突出问题。部分地区过高要求服务业占比每年提高若干百分点,或者过度追求发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的作用,导致服务业产能扩张和投资增长过度超过需求扩张和需求集成能力,加剧了服务业发展低端化、泡沫化和无效供给的问题,给稳定和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带来新的障碍。部分地区已经出现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的增长明显慢于营业收入的增长,或者营业收入较快增长、营业利润却有所下降,甚至部分新兴服务业营业利润的降幅明显大于营业收入的降幅。网络信贷(P2P)平台“崩塌”、“触礁”事件频发,并形成波及效应。可见,导致服务业发展质量降低、风险增大的因素正在加快形成,必须尽早引起重视。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根据商务部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服务出口和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3.0%和11.4%,服务贸易逆差5601.3亿元;其中旅行、运输、知识产权使用费位居服务贸易逆差的前3项,分别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94.3%、23.1%和11.7%。可见,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更加紧迫,在旅行、运输和知识产权领域表现尤甚。

综上可见,在下半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要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支撑作用,必须着力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和推进服务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不仅是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紧迫任务。为此,建议加快出台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将优化服务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与鼓励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服务业发展的自主探索有效结合起来。

按照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服务业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通过深化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引导服务业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服务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加快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步伐,引导服务业节本增效提质并降低发展风险。要结合出台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或政策措施,积极营造打破垄断、鼓励竞争、创新监管的服务业发展格局,破除价格管制对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制约;鼓励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网络化和区域特色化发展,引导服务业发展完善区域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关系,鼓励服务业优化空间布局,并同“提高城市群质量,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结合起来。

要结合出台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打造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中国服务”品牌,营造有利于领军企业、领军人才成长的发展环境,培育有利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要加强对服务业创新创业和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鼓励创新友好型金融体系发展,推进各类平台发挥对服务业人才培训、企业家成长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撑带动作用,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要把加强对服务业行业协会、商会和产业联盟的支持,作为支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鼓励其在引导行业自律自强、完善服务业市场秩序、推进企业联合合作和打造区域品牌、行业品牌等方面发挥带动作用。要鼓励创新新兴服务业监管方式,探索多部门协同监管模式,统筹创新收益与创新风险的矛盾,协调处理提升服务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与增进共享发展、扩大就业的矛盾。鼓励探索服务消费券、创新券等方式,支持新兴服务业培育市场、扩大需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提升并及时推广较为成熟的试点经验。要着力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分类指导和统筹协调,加快清除不适应新时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促进服务业开放政策更好落地,统筹推进服务业对外对内开放和交流合作。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出台的服务业开放措施其力度之大、密度之高前所未有,当务之急是促进其更好地落地生根,防止政策“空转”,着力解决政策实施中的“弹簧门”、“玻璃门”问题,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要鼓励服务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开放共赢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要把推进服务业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提档升级及其经验的复制推广、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等,作为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要统筹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着力解决服务业对内开放滞后、区域封锁和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公平竞争的问题,做好深化对外开放激发带动对内开放和交流合作的大文章。要大力支持各类促进服务业内外交流合作的平台建设,引导其提档升级和网络发展,打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力量。

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为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迄今为止,服务业仍是我国三次产业统计中最为薄弱、最为滞后的领域。在服务业中,小微企业甚至非企业、非机构居多,如个体工商户甚至个人等。这导致加强服务业统计的难度显著增大,也为科学把握服务业运行质量增加了困难。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探索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方式,在总结和整合提升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尤其是面向小微企业和非企业、非机构服务业发展的抽样调查统计工作,为优化服务业发展的宏、微观决策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持。

 

 


蜀ICP备16014725号-1

四川省商务发展事务中心 电话:+86-028-86521716 传真+86-028-86521716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中路三段16号 信息系统二级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书编号:51000099048-19001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