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成都:引领内外贸一体化创新发展

来源:admin:本站发布时间:2018-08-09 点击次数:289次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都的城市极核功能、城市门户功能、城市服务功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2017年经济总量位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同时,成都与全球228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外贸进出口总额近20年增长26.5倍。

一、聚焦“新零售”构建新经济生态圈

目前,成都正着力构建新经济生态圈,除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零售也是生态圈中下一步要抓的重点领域。“成都大力发展新经济,为新零售业态爱上成都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为新零售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成都市高新区科技与新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宋大勇表示,新零售是成都高新区抓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二、创新引领国际消费潮流正当其时

今年初,成都举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提出到2022年,形成商贸、旅游、文化、餐饮、康养5个千亿级消费市场,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城市。成都市商务委主任陈麟表示,“国际消费城市就是具有辐射全球的消费集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能创新引领国际消费潮流的国际化都市。”

三、自贸区制度创新区域领跑

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1+3+7”的开放格局下,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主要使命之一。作为自贸领域的“后起之秀”,成都一直在探索内陆自贸区发展路径,以开放促改革,倒逼政府职能转变,以高效率的自主创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成都为例,大多数省级权限下放,‘一颗印章管审批’、‘三’字型横向并联审批、‘王’字型的纵横联合审批模式、首证通、‘仅跑一次’、‘审批不见面’等,优化了行政审批流程,减少了审批事项,提高了政府的效率和服务意识。”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符正平表示。具体而言,在投资便利化方面,成都构建“清单制+责任制+督查制”模式,能够保证具体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99%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备案管理,备案材料减少90%以上,包括实行“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改革等措施。

四、对外开放成绩斐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成都对外开放成绩斐然。首先,成都城市极核功能极大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1978年的386倍和194倍,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近20年增长20倍,城市建成区面积近10年增长81.7%,2017年经济总量位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同时,成都市更进一步提出了“实施新外贸发展计划”“实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计划”。其中,“新外贸发展计划”明确,成都将打造跨境电商全球服务资源中心,集聚跨境电商企业1万家以上、跨境电商服务企业5000家以上,吸引创新创业人才10万人以上。

下一步,成都将围绕完善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便利化水平、完善政策体系、健全统计系统、创新监管模式8个探索方向,推动服务领域对外开放,鼓励新兴服务出口和重点服务进口,推动成都市与欧洲重点服务贸易伙伴加强合作,积极拓展新兴服务贸易,通过一系列举措,打造开放发展新亮点。


蜀ICP备16014725号-1

四川省商务发展事务中心 电话:+86-028-86521716 传真+86-028-86521716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中路三段16号 信息系统二级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书编号:51000099048-19001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