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平衡增长把握机遇——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

来源:admin:本站发布时间:2018-06-25 点击次数:226次

2015年国务院15号文件出来以后,经过去年的消化,整个社会各界对会展业重视的程度比以往更高,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厦门金砖会晤等系列主场外交活动轮番精彩上演。会展业为中国主场外交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政府方面讲,包括对会展业政策支持的力度、领导重视的程度已今非昔比,我们在杭州开会,市委书记赵一德从头听到尾,这种程度以前是没有的。包括媒体的重视程度,尤其一些官方的媒体对会展的重视程度普遍有了提升。

关于会展跟城市经济的融合,会展跟当地产业的结合,这样一个认识,基本上得到了普遍的共识,原来讲会展都是简单地讲会展经济,现在把会展经济和当地经济融合、共生,这个认识我觉得从今年来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说道。

现在城市制定的会展发展规划,包括各省制定的发展规划,基本上都与当地的城市经济特点、产业特色和产业的基础,以及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到一起。

国务院15号文件指出,展览业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的平台和对外开放体系的平台。现在强调了经济体系,习近平主席讲经济体系的时候.讲了创新发展,讲了乡村发展战略,讲了区域发展平衡,讲了现代市场体制和体系,讲了产业体系,讲了对外开放.现代经济体系是一个全方位的,比原来十五号文件提的开放经济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又增加了一个,那就是现代展览业体系,加了这部分内容,就有利于大家能够更充分地理解会展业发展的定位,更充分理解会展是一个产业,会展产业可以为其他的产业升级服务。

至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展览题材相同,雷同化,数量多,质量不是很高,地区之间拉不开,特色化不鲜明。其次是展馆建设过热,利用率太低。展览场馆的供应能力过大,没那么多活动来填充。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展览馆的利用率去年达到29%,一般经营者都认为没有这么高的水平。展馆总量超过了实际的需要,结构性还是不太准确,像京津冀这边可能还缺少一个超大型的展馆,但是像广州、青岛那边,应该是处于饱和状态了。现在相对来讲城市之间的会展政策竞争愈演愈烈,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或者理论上来讲,导致了资源市场配制的一种扭曲,特别是对一些流动展的争办。

预计2018年会展业还是大家兴奋点比较高的一年,它是“十三五”承上启下的一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尝试,这是展览会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首先,它与1957年中国广州的出口商品交易会有异曲同工的创新意义,这是从展览会的历史上看它有这样一个重要的意义。其次,从对外贸易发展史上,它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这个从贸易政策上,在贸易学术发展史上或者是贸易实践上也是值得总结的。另外,我觉得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它将不仅仅是一个博览会,而且是中国争取话语权,表明中国敢于担当,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作出一些贡献的一个舞台,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会有一定的意义。

 


蜀ICP备16014725号-1

四川省商务发展事务中心 电话:+86-028-86521716 传真+86-028-86521716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中路三段16号 信息系统二级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书编号:51000099048-19001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 Reserved